【导语】悄悄然正月已经结束,一切步入正轨,春节后建筑钢材市场在供需错配状态下,市场价格经历了一波先跌后趋强的过程,年后产量增加,库存累积,但需求启动缓慢,市场价格逐步下跌,随着需求的逐步启动,对市场形成支撑,市场止跌回涨。
(相关资料图)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20日,全国建筑钢材市场均价为4154元/吨,较年前价格4184元/吨下降30元/吨,降幅0.72%,本月均价低值出现在2月13日的4086元/吨。整体年后来看,建筑钢材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涨先跌后涨的行情,价格重心稍有下移。
需求缓慢启动,资金紧张是主因
2023年2月15日,春运结束,务工工人返工高峰期结束,但从建筑钢材市场调研情况来看,工人返工情况并不理想,受制于资金方面限制,年后较多工地开工日期普遍晚于往年同期水平,目前仍有部分工地工人存在未到岗情况。
近期对于建筑钢材市场下游工地开工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跟踪调研,分地区来看:
在整个建筑钢材下游需求占比来看,基建方面开工情况较好,房建项目较为冷清,虽房地产行情各项政策对于行业有较好的利好带动,但整体来看,“保交楼”等政策主要针对于房地产建设中后期的项目,对于建筑钢材的用钢量有限,且受制于资金紧张等方面影响,整体难以对建筑钢材市场形成较大的提振。根据调研情况来看,3月份工地开工项目增多,实际用钢量或有较大的提升。
整体来看,根据测算,2月份建筑钢材总供应量2815万吨,较1月份增加2.82%。
库存增速放缓,供应压力仍偏大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6日,建筑钢材社会库存总量为1408.08万吨,较上期增加82.45万吨,社会库存延续累积,但增幅收窄。目前社会库存从阳历时间来看依旧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从阴历时间来看略低于去年同期状态。
根据统计136家建筑钢材企业产量显示,截止到2月16日,建筑钢材产量505.37万吨,较上期增加14.37万吨,增幅2.93%,涨幅收窄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2.68%。建筑钢材产量继续增加,长流程钢厂检修有结束行为,且电炉终端复工率明显提高,钢企生产积极性增加。
整体来看,根据测算,2月份建筑钢材总供应量4615万吨,较1月份增加4.93%。
从供需角度来看,2月份影响建筑钢材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在于需求端的变动对市场形成的影响,随着需求的释放,供应压力逐步缓解,对市场支撑作用增强。
对于未来行情驱动因素来看:
利好因素:
需求方面:工地复工进程持续推进,但受制于资金方面影响,预计需求量难以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需求量或缓慢改善,对市场支撑力度增加。
成本方面:考虑到贸易商冬储资金利息等,目前市场价格基本持平于冬储成本,贸易商盈利水平有限,亏本销售意愿不强,钢厂多有库存下挺价意愿较强,成本支撑较强。
利空因素:
供应方面:电炉企业在2月底及3月初仍有新开工行为,产量方面或处于高位增长状态;年前部分企业有自储行为,整体生产企业库存存有一定的压力;社会库存延续增加,但随着需求放量,库存增速放缓;整体供应端仍存有一定的较大的压力。
市场心态:市场心态谨慎,目前库存有压力状态下,市场出货意愿较强,目前市场期现结合操作增加,阶段性的买卖行为或对市场心态产生不利的影响。
综合来看,对于未来行情,需求持续改善和成本支撑强劲,对市场形成利好支撑,供应端压力仍偏大,叠加期现操作较多市场心态谨慎,目前建筑钢材市场实现顺畅上涨仍存在一定的难度,短期市场价格或维持震荡偏强状态,上涨空间或有限。